您准备好了吗?人口普查正式开始上门登记-新闻频道-西安网

发布日期:2020-11-02文章来源:西安网


  11月1日起,人口普查正式开始上门登记。据了解,此次普查增加了填报公民身份号码,普查人员将逐人逐项登记信息,登记工作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2021年对外发布主要数据公报。你准备好了吗?这次的正式普查比之前的摸底调查要复杂一些,问题稍多一些,市人普办希望您一如既往地配合咱们的人口普查工作。

  “零点行动”清查居无定所人员

  人口普查正式上门登记从11月1日零时开始。而10月31日晚间,普查员已经开始对“居无定所”人员展开清查登记。

  10月31日晚,我市各区县、开发区启动了“人口普查零点行动”,主要针对辖区内居无定所的流动人口开展清查登记工作,重点对露宿在街头、桥洞、涵洞、车站,以及居住在废弃建筑物内的流动人口进行清查登记,确保不遗漏一人。

  “之所以选择晚上,主要是这些人居无定所,白天不好普查,只有夜晚,才能在庇护的地方找到他们,进行询问普查。” 灞桥区普查办综合组组长王海育告诉记者,从11月1日到15日晚间,普查员会每晚行动,寻找街头流浪人员,找到后,随时登记,采集信息,发放“已登记证明卡”。

  “对这类人群的登记,除了姓名、身份证、户口所在地外,主要询问他离开户口所在地多长时间了。如果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就算是西安的常住人口。离开不足半年的,还算户口所在地的人口。”

  “想尽一切办法 确保不漏一户”

  赵娜是灞桥区高科绿水东城的住户,因为热爱公益事业,这次主动报名人口普查工作。经过培训合格后,她成为一名普查员,主要负责高科绿水东城一期一号楼二单元95户人家的人口普查工作。

  “今天是第一天正式上门普查,又是周末,怕住户外出游玩,我提前约好了十几户。从8点开始,一户户敲门。”

  “与前期的入户摸底调查不同,这次要正式填写人口普查短表,内容信息也更加详细。需要了解住户的人口结构,身份证号码、民族、学历,有没有‘户在人不在’的情况,以及新出生或者死亡的情况等。”

  “今天一整天马不停蹄,除了中午回家吃了顿饭,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一直在挨家跑。一共普查了12户。有的约好了还是不在家,跑了好几趟才填上表。浪费了一些时间,不然还能多跑几户。”

  “小区的住户大部分很友善,对普查工作比较配合。在前期的入户摸底阶段,只要我亮出证件,都能主动开门接受普查。今天正式普查也是如此。”

  让赵娜苦恼的是,个别住户总也联系不上。前期摸底调查阶段,上门三四次没人后,她会在住户门上贴一封普查办致住户的信,上面印着人口普查的有关信息。信的落款处赵娜会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希望住户回家可以看到。

  “即便这样,有的住户依旧联系不上。我只好求助物业,要来住户的电话。打电话联系,约时间上门。”

  “我会再联系物业,想办法通过物业联系户籍部门或者房管部门、社保部门、卫健部门。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蛛丝马迹,确保不漏一户。”

  “明天开始是工作日了,约了好几户都是晚上普查。有的在酒店工作的住户晚上10点多才下班,只好约在11点上门普查。希望人家别嫌我烦。”赵娜笑着说。

  释疑:“查房”并非新增项目 无须过度解读

  释疑1

  户口不在居住地或外地户口,需要填报吗?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的规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普查机构会进行比对剔重,确保不漏户、不漏人。

  释疑2

  普查对象多地居住,在哪里填报普查登记?

  普查对象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住所、并且平时都居住的(例如上班时住在一处,周末住在另一处),如果户口登记在其中一处住所,则将该处作为现住地,登记为“人户一致”,其余住所登记为空房。

  如果户口没有登记在这些住所,将居住时间较长的住所视为其现住地进行登记,作为“人在户不在”,其余住所登记为空房;如果无法判断在哪处居住时间更长,将10月31日晚居住的住所作为现住地进行登记。所有住房项目,如住房建筑面积、间数等按登记的这处住所情况填写。

  释疑3

  房屋已经出租,住房情况如何填报?

  对全户外出户,应在户籍地登记其户籍地的住房情况,在现住地登记其现住地的住房情况。户籍地房屋拆迁的,户籍地登记的住所类型选择“无住房”。

  对出租房的租户,房东未迁走户口的,将房东和承租人作为两户登记。房东只填写未出租部分的住房面积和间数,如果房屋全部出租,则房东可选择“无住房”;承租人填写实际承租的住房面积和间数。

  释疑4

  就业情况如何填写?微商、炒股算工作吗?

  就业工作是指为取得收入而为他人提供生产或服务的社会活动。用自有资金炒股、炒汇等,不属于工作;使用他人资金炒股、炒汇,收取佣金,属于工作。

  单纯出租房屋收取租金,不属于工作。实习生为获取收入而实习,属于工作;仅以学习为目的,并未取得劳动报酬,不属于工作;在校生在单位实习,实习目的是完成学校毕业要求、取得实习经历证明,不属于工作。

  为了取得收入在家做微商或通过互联网做平台主播、流媒体视频、电竞游戏等,属于有工作。

  释疑5

  人口普查是否收费?如何识别真假普查员?

  近期,个别地方发生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由的诈骗案件。对此,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出建议,普查员入户摸底时,公众可通过统一标志、统一证件、线上核查、电话咨询四招识别普查员身份。

  普查员入户时,住户应首先验明身份,然后请普查员进入家中进行登记。根据统一要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入户登记时应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普查机构统一颁发的工作证件,身着印有人口普查标志的服装。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自称人口普查工作人员以人口普查为由索取财物、财产、账号密码信息、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释疑6

  住房信息纳入登记范围是出于何种考虑?

  国家统计局官方微信近日回应,网传“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普查范围”,事实上并非“首次”纳入。在以往的人口普查过程中,也多次涉及房屋情况登记。比如,在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统计部门就对相关住房信息数据实行了登记。再比如,在更早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也有住房相关数据。因此,“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并非新增项目,无须过度解读。

  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住房信息登记的重点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民生问题。

  据《新京报》

  回顾:六次人口普查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新中国成立刚刚4年,我国正着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了配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制定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迫切需要翔实的人口资料,决定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首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其中直接调查的人口为574205940人,用其他办法间接调查到的人口为27732095人。这份普查结果被详细记录在国家统计局1954年11月1日发表的《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中。

  距离现今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加了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从1953年到2020年,随着我国经济大踏步前进、发展阶段变化,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劳动力供给乃至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超称其为“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